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肩負著學習、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面向新任務、新要求,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構建中國特色現代大學治理體系。
2018年5月,中共教育部黨組印發了《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的實施意見》(教黨〔2018〕26號),強調要“著力把教師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成為新時代高校黨建和業務雙融合、雙促進的中堅骨干力量”,對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提出了更為明確具體的要求。2019年1月,第二十六次全國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再次強調要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扎實推進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高?;鶎狱h建工作愈加規范,黨的領導愈加有力。一系列密集出臺的高層次黨建文件,一些高規格會議的陸續召開,既表明了全面從嚴治黨戰略要向高?;鶎咏M織延展,同時也給高校教師黨支部合理統籌黨建工作、業務工作二者的關系提出了新標準和高要求。
一、教師黨支部黨建現狀分析
教師黨支部是高校最基層的黨組織單位,通常依托教研室組建,支部成員多為從事一線教學工作的專職教師。長期以來,“專職教師”身份在“黨員教師”之前的心理定位導致各支部或多或少存在“重業務、輕黨建”的問題,部分教師不愿花時間、花精力開展黨建工作。
(一)思想重視程度不高
教師黨支部的主體是教師,教師的日常工作任務是教學,在“唯職稱論”的干擾下,很多不能給教師帶來教學、科研業績的工作往被忽視甚至視而不見。但是必須清醒地意識到,辦好高等教育,事關國家發展和民族未來,立德樹人才是高校工作的根本任務。高校培養的學生,尤其是黨員學生,應該是確立馬克思主義科學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人,這樣才能在將來全身心投入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如果教書育人者都不重視黨建工作,偏離了教書育人的正確軌道,長此以往會累積更嚴重的問題。
(二)黨建工作方法太陳舊
當前,國家處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區和攻堅期,高校要推動改革發展,在改革中凝心力、強基礎、振人心。但是教師黨支部的顯性功能發揮尚可,隱性功能發揮遠遠不足。所謂隱性功能是指需要通過顯性功能的發揮而促成的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發揮的導向、規范教化、整合等功能。黨建工作在很多時候停留在教師聚集在一起開會學文件、同看一場電影、同聽一次報告會、年底提交一份學習心得的層面。工作方法陳舊,對于促成黨員建立起精神共同體,進而促進教書育人等各項工作不利;沒有挖掘與創設政治性、規范性、實效性三者相結合的黨建工作方法。
(三)黨建工作模式太拘謹
受固有思維和現行規章制度的影響,高校黨建工作采取“學校黨委—某院系黨委—教師(學生)黨支部—黨員”的縱向運作模式。這種模式的優點顯而易見,能最大程度保證嚴密的組織性和嚴格的紀律性。但這一結構具有封閉性的特征,使學生黨員和教師黨員缺少交流。在教師眼中,學生黨支部的活動就是一群孩子在學習;在學生眼中,教師黨支部活動是高高在上、不可親近的。這種認識偏差影響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思想交流,也使得高校黨建工作難以取得突破。教師身負教書育人重任,如果不能在思想上親近學生,會影響育人效果。
二、黨建和育人融合的具體路徑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國廣大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更大貢獻。作為高校教師,尤其是黨員教師,要時刻以做“四有”好老師為己任,積極探索黨建和育人工作的融合。
(一)信仰教育為引領,專業教育為引導
高校的根本任務在于立德樹人,高校要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些根本問題。教師作為解決上述問題的中堅力量,要以黨建活動為載體,加強師生間的溝通。在支部活動中,應增設專門環節面向黨員學生,以主題講座、你問我答、一對一幫扶、師生同吃同住一天等方式,一方面讓學生在專業知識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于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洗禮和情感熏陶;另一方面,教師的教學內容從知識維度和能力維度上升到價值維度,這是教育初心的回歸和信仰教育的實踐。讓專業課教師不僅僅停留在專業課教育層面,讓課程思政不僅僅止步于課堂層面,以黨建活動為契機,以信仰教育作為引領、專業教育作為引導,是將立德樹人擺在更重要的位置,讓學生在心底深處筑牢信仰的基石,成長為更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師德建設為根本,學生成長為訴求
古人云:“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惫磐駚?,任何一個人的成長成才都與學校的教育和教師的教導有關。教師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人格的力量成風化人,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自覺做學生的表率,做到德學兼備,兩者皆高,才能贏得學生由衷的敬佩與尊重。良好的師德師風有利于黨員教師隊伍的建設,建立起與教師專業生活相匹配的專業師德體系,是當前師德師風建設的必然要求。這就要求教師黨支部在黨建活動中,開展師生座談會、理論研討會等活動,一方面,用學生的力量監督和促進教師治學有德、執教有德;另一方面,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也強化了對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學習與了解,與時俱進地探索新型教學方法,以學生的成長為訴求,讓學生深入學習和了解各種知識與信息,最終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
(三)責任性為根本,提升教育服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是大學建設的基礎性工作?!睆V大專業課教師,特別是黨員教師參與到學生黨建工作中來,把教書育人工作同組織發展工作結合起來,對于加強黨員隊伍教育和基層組織建設、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模范先進作用具有極大的意義。黨建工作不是一些人眼中拖累業務工作的選項,而是提升教書育人本職工作的好幫手。黨員教師尤其是專業課黨員教師,對專業的發展方向、就業前景、考研信息等有諸多的了解,責任性不能僅僅體現在課堂教學上,還應貫穿于黨建活動中,以學生的考研、就業等各項需求為契機,加強對學生的服務,發揮黨員擔當。此外,科研上有專長的教師應發揮優勢,對于那些致力于科學研究的學生,盡早予以引導和輔導,提升他們的積極性和上進心。具有濃郁專業特色的黨建工作能夠更有效地落實立德樹人任務,使得基層教師黨支部成為體現政治性和規范性的堅強戰斗堡壘。
(四)課程思政與黨建工作同向發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當前,課程思政在全國高校鋪開,正處于全面建設時期。具備育人意識是專業課教師落實課程思政的重要前提,唯有具備育人意識,才能在課堂環節自覺貫徹課程思政的各項要求,推動育人與育才相結合。如何調動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的積極性、提升課程思政的執行力,是最先要解決的問題。黨建工作作為教師黨支部的日常工作,可將課程思政作為黨組織活動的專項內容有力展開。例如,可請思政課教師舉行座談會,專項討論課程思政元素,以及與思政課形成協同效應的具體方法。在交流討論中,一方面加強了課程思政的業務能力,找準了課程思政育人的角度;另一方面也使自身受到思想洗禮,更加堅定理想信念。
三、結語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內外環境正發生深刻復雜變化,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笆奈濉睍r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關鍵時期,廣大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對教師的能力和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新時代和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廣大黨員教師必須扛起這一光榮使命,以學生需求為中心,滿足學生全方位發展的要求;專業教師必須增強融入、參與大學生黨建工作的自覺性,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組合發力,全面提升育人實效,將大學生培養成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西省高校黨建研究課題“專業課黨員教師參與學生黨建工作的途徑研究與實踐”(編號:18DJQN015)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孫學梅,馬寧.“大德育”背景下專業教師黨員對學生黨建工作的價值[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3):215-216.
[2]王淑紅,張林芝.專業課教師參與大學生黨建工作的研究[J].高教學刊,2017(12):157-158.
[3]李瑞瑞.“大德育”背景下引導專業教師融入大學生黨建工作路徑探析[J].三江高教,2019(1):39-43.
(作者單位 南昌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rmediasuite.com/7/view-15389819.htm